沧州为何誉为“武术之乡”?拳种、门派竟如此之多!

来源:丁文江 马俊敏 2019年07月17日 人浏览过

作为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拳械门派多达53种,占全国131个武术门派拳种的40.4%,是中华武术拳械门派富集地,在南有莆田、中有登封、北有沧州的中华武术大格局中举足轻重。沧州武术的代表性拳种有八大门派:劈挂、燕青、六合、八极、八卦、功力、查滑、太祖,而疯魔棍、苗刀、戳脚、阴手枪等拳械更为沧州所独有。


沧州武术久盛不衰,源于深厚的群众基础。西汉时,渤海郡太守龚遂教谕民众“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可见沧州民间武者之多,武风之烈。隋唐时期,“武科取士”使民间习武者有可能晋身军旅,报效国家,“习武无用”“练武滋事”的观点被否定,进一步促进了武术在民间的发展。明清两代,武科制度更为沧州民间武人“出人头地”提供了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沧州共产生武状元8人,武举人、武进士1400余人。“把式房”遍布城乡村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武”成为沧州民间习武者的真实写照。


沧州武术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风”和“镖不喊沧”之说。沧州武术拳种丰富,门派众多,豪侠云集,名家辈出,这些都是因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丁发祥、李书文、霍殿阁、张之江、王子平、佟忠义、吴秀峰等蜚声中外的名宿巨擘,也都是来自民间。沧州武术一招一式中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刚柔、方圆、天地等哲学元素和理念,渗透着儒、释、道多种思想意蕴,浸染着浓郁的文化色彩。沧州武术是根植于民间的中华武术的典型缩影,是古老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遗存。


拳种门派汇聚沧州,民间武术长盛不衰,有着历史和地理原因。从春秋时期直至明清两朝,沧州始终处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汇融合的地区,而沧州的地理位置,西靠太行、东邻大海、北接燕京、南近齐鲁,地势开阔平坦,适于大部队作战,史载发生在沧州地区的大型战役有100余次,其中近代史上就有30余次。当地人民为保命立身,习武成为必须的手段。此外,从唐时开始的武举对沧州武术也有很大的促进。到了明清时期,沧州成为畿辅重地,北京通往外地的五条“御道”,有两条经过沧州,再加上大运河的漕运便利,使沧州成为武林豪杰荟萃之地。而沧州人自古有着侠义豪放、率真刚毅的地域人文品格,沧州沿海贫瘠,自古为“远恶军州”,是众多获罪武将的流放之所和绿林侠士避难之地。这些原因都使得武术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并茁壮成长。


一方面,众多武术门派传入沧州或在沧州创立;另一方面,沧州武林中人又因为投身军旅四处征战、开设镖局武馆当镖师拳师、甚或闯荡江湖卖艺将沧州武术传至全国各地。


“兼收并蓄”“世代相因”成为沧州武术发展的特点。“开放性”是沧州武术的最大特点,沧州武术发展至当代,在秉持传统技法的同时,陆续吸纳了跆拳道和规范武术套路等现代成分。现在的沧州武术,既有大开大合的勇猛长势,又有推拨擒拿的绝技巧招,具有刚猛剽悍、力度丰满、长短兼备、朴中寓鲜的风格特点,速度快,力度大,章法严谨,实战性极强。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