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拳KO却输比赛?搏击赛场上的反转瞬间
在搏击擂台上,KO代表着有效击倒对手,代表着一击制胜的酣畅淋漓!但现实往往比剧本更刺激:
KO不等于必胜!
“我也没有任何犯规的想法”
王志玮VS大泽文也
自由搏击赛事中,就有这样的铁血案例。在2019年的一场商业比赛上,中国选手王志玮对战日本选手大泽文也。外表英俊的王志玮是由少北拳传人转型到自由搏击的悍将,技术全面,商业比赛经历也十分丰富。
比赛第一回合,王志玮在几次拳腿进攻之后,以一记扫踢腿加上组合拳,再一记顶膝,行云流水的操作,大泽文也被击倒在擂台上。此时的王志玮认为自己已经KO取胜,开始欢呼庆祝。
然而比赛结果却来了个惊人反转!裁判判定,被“KO”的日本选手大泽文获胜。
这样的结果,震惊了中日两国的搏击界。在该赛事的竞赛规则里,不允许选手双手箍颈膝撞,王志玮正是被判定双手箍颈技术犯规,而输掉了比赛。
2019年之前,自由搏击商业赛上对于箍颈的规定,各赛事组织未有统一标准。有的选手熟悉规则,会行走在规则边缘,他们在跳膝时,会选择双手搭肩,或是单手搭肩,在跳膝的一刹那,手马上松开,裁判就很难做出判断了。
赛后,王志玮在朋友圈里写到:“对手低头,然后我扒拉他一下,我觉得这不是箍颈动作,我也没有任何犯规的想法,虽然输了,但是我觉得我虽败犹荣。”
“裁判偷走了我的梦想”
吕斌VS马库托
除了擂台上KO又反转的极端案例,有些赛事结果甚至震撼体坛。在奥运拳击擂台上就有这么一场比赛,让整个体育界都为之不平。
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男子49公斤级16进8的拳击比赛中,中国选手吕斌作为种子选手,迎战肯尼亚老将皮特·穆盖·马库托。当时,吕斌被视为最有希望的拳手之一,他是国际拳联推行职业拳王赛以来,第一个获得世界拳王、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奥运资格的选手。
比赛第一回合,吕斌占据上风,他抓住对方漏洞重击对手;第二回合,对手则获得优势;比赛来到第三回合,吕斌夺回赛场主动权,在比赛结束前,他组合拳连续重击对手,致使裁判为对手读秒。
在所有人都认为吕斌赢在了第一回合和第三回合,即将获得胜利的时候,裁判却举起肯尼亚选手的手,宣告马库托获胜。
比赛结果从第一回合起就有争议,两人的差距非常细微。根据现场观战人士透露,吕斌在这一回合积极对抗对手并持续实施压迫,而对手的反击并不重也不准确,裁判却以细微的比分差判对手胜利,比较牵强。第三回合的比分更加具有争议,吕斌在第三回合优势明显,还出现了强制读秒,而总比分却最终落后。
这样的比赛结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争议,这场比赛的结果走向,在体育界一直被认为是裁判的集体“黑哨”。之后,国际奥委会派出工作组专门进行调查,并弃用了里约奥运会所有拳击比赛的裁判员,但当时的情况使比赛结果无法更改。
赛后,吕斌在微博上发言:“裁判偷走了我的梦想”。
“还是以0比2输了比赛”
康永刚VS吴强
搏击擂台上许多“反常识”的判决背后,隐藏着竞技体育中的“丛林法则”,虽然散打比赛史上少有KO却反转的极端案例,但擂台上“暴力美学”的背后,也屡有相似剧本。
2013年全运会散打赛场上,来自广东队的热门选手康永刚对战来自上海队的吴强。康永刚是一位获得散打“大满贯”的选手,曾在亚运会、世界杯赛、中泰争霸赛、中美争霸赛和全国比赛中取得多个冠军。
这场比赛第二回合中,在比分4比0落后的情况下,康永刚以一记转身后腿蹬,接连一记右鞭腿,迫使对手下台,却惨遭淘汰。
在康永刚看来,他在这场比赛最后时刻的组合进攻中,后蹬腿能得2分,鞭腿能得2分,将对手打下台也能有2分,这样他便能反败为胜,但最终的判罚结果,是康永刚总分不敌对手,最终止步16强。
面对人民网的采访,康永刚说:“因为我是进攻型选手,绝对不会退着打或者采用游走战术,而是不断进攻,一直压迫对手,正所谓拼命玩命不要命,最后10秒,我还落后4分,之前我从来不敢起腿,但那时一定要抢分,不管腿伤,怎么也要上了。这时,我打出了一个平时都没练过的连环腿法,以一记转身后蹬腿击中对手,对手移位后,我马上转身打出一个高鞭腿攻击其头部,并将对手打出了擂台但这并不足以将分数反超,我最终还是以0比2输了比赛。”
“恭喜他拿到金牌!”
张坤VS柳文龙
散打擂台上,裁判组如同开启了上帝视角,让比赛中一秒钟的“误差”也变得不复存在。
2021年全运会散打75公斤级决赛中,陕西队“大满贯”选手张坤主场作战,对战河南队柳文龙。
比赛第一局,双方战况非常胶着,比分十分接近,张坤找到了对方的漏洞,上演了教科书级别的抱腿摔,成功将柳文龙摔倒,而几乎与此同时,场裁做出了暂停手势。二人战至首回合结束,现场比分显示蓝方张坤胜。
然而,第二局比赛并没有很快开始,裁判组反复观看首回合比赛回放,时间长达4分多钟。他们发现,这记抱摔动作,发生在场裁的暂停手势之后。因此,张坤的得分无效。于是,裁判组改判了结局,判定柳文龙获胜。反败为胜的柳文龙,状态明显变得兴奋,他一鼓作气拿下第二回合,最终以2比0击败张坤拿下冠军!赛果,可能仅仅决定于这零点几秒之内!
赛后,张坤面对媒体坦言:“首先祝贺我的对手,恭喜他拿到金牌!竞技比赛就是这样,胜负不到最后都很难说,我觉得自己一路杀进决赛,表现很不错了。今后,我会从事教练工作,带领我的队员参加十五运会、十六运会,继续为陕西的体育事业、武术事业做贡献、去努力!”
胜负的终极裁决
那顺格日勒VS谢尚
格斗场上,运动员只能被动接受比赛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比赛出现争议或不合理判罚,最终结果也会被改判。
在曾经的一场散打王比赛中,“蒙古王”那顺格日勒对战浙江“截浪手”谢尚夫。比赛结果双方战平,根据当时的竞赛规定,体重轻的谢尚夫获胜。内蒙古队对此结果提出申诉,要求复审比赛,散打王仲裁委员会反复观看了比赛录像,复审并改判了比赛结果,最终内蒙古队那顺格日勒获胜。散打王组委会的复审改判保证了比赛的公正性。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搏击竞技需要KO的热血瞬间,也需要规则的精密计算。再戏剧化的擂台,其舞台的魅力其实在每一位选手的肌肉记忆里——在追求胜利的同时,他们必须学会与规则共舞。毕竟,在竞技擂台上,竞技是本能,而克制和理性才是艺术。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