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术不能简单理解成“技术”?看完之后才明白......

来源: 2018年04月02日 人浏览过

武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形态和明显区别于其他领域活动特质的人体活动,应当有依赖于自身肢体操作之独特的武术意识和武术文化;而这些意识和文化,又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逐步地生成的。



就社会属性而言,中国武术首先是一种操作型的“技”、“艺”、“术”、“法”。它跟医术、算术、方术、巫术,兵法、历法、书法、画法,农艺、工艺、商艺、手艺和乐舞百戏等,都可归到我国古代广义“术数”一类,并跟这些“术数”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在这具体操作的“术数”背后,则有着与此相应的学理阐释。如果没有这些学理阐释的支撑,那操作型的技、艺、术、法也就无法发扬光大和得到发展。


事实表明,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因为它具有高度成熟的技巧、醇厚迷人的神韵,更根本的还在于它根植于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沃土之中,表现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一定意义来说,其拳理阐释几乎积淀了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史和技术艺术史,因而很是值得深入研究。



三大支柱:起于易、附于兵、成于医


武术学理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奠基层面:其基本框架有三大支柱,这就是起于易、附于兵和成于医。易理是其拳理阐释,兵法是其应敌原则,中医则为其提供一个人体操作模型和运动生理学说明。这个框架不但给中国武学奠定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而且还为中国武学确定了阴阳相济、五行生克的操作机理。


道家取向:道本论、用反论、归真论


中国武术学理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取向层面:其内涵包括道本论、用反论、归真论三个方面。它不但为中国武术阐明了“志道游艺、葆真合道”的价值方向,而且还为中国武学确立了“以弱对强、以柔克刚”的理论基础。


我们知道,中华武术的构成因素以原始巫术及其理性化结果的易理术数中产生出来以后,伴随着整个中国文化一起发展。道、释、玄、儒等诸子百家,兵、农、医、艺、日用百工,舆、卜、星、相、琴、棋、书、画等生活诸艺……中国文化的各种因素对其产生和成熟,都直接或间接地起过和起着作用。



在这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当中,道家取向则是其主要线索和基本底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本论”,给它提供了本体论支撑,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而无不为”的阴柔方式,给它提供了方法论原则。“返璞归真”“自然无为”的发展走向,则成了它的价值坐标。此外道家的“虚己顺物”、“人取我予”和“虚心实腹”、“缘督为经”,也在技击技术和养生方法上给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道家文化的滋养下,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华武术逐步发展出一整套师法自然、参赞化育、利用环境、借助对手、契合规律、寄托精神的技艺和技巧。


博取众长:融百家、汇于理、纳新知


中华武术的学理渊源的第三个层面是发展的层面,它并不故步自封地限于易理术数和道家取向;大凡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些积极的东西,它都在兼收并蓄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和融汇,呈现一种开放而不封闭的不断完善状态。


它也有三个环节:成型前的融百家、成型时的汇于理、成型后的纳新知。由此其学理渊源史,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