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兴起于何时?如何能成为古代长兵的主流?

来源: 2018年05月15日 人浏览过

矟原名矛,先秦时属军队之“五兵”(即戈、殳、戟、酋矛、夷矛),至汉魏时期,矛已成为军中的主要装备。大约晋代开始,矟写成“槊”,又名之为“枪”,因而马上使矟,即为马矟(槊)或曰马枪。


经过三国两晋的积累,矟到了南北朝时,无论在技艺上还是理论上都趋向成熟,出现了《马槊谱》这样的理论专著,该书的编辑者乃梁简文帝萧纲。遗憾的是《马槊谱》一书已佚,而萧纲为该书写的序流传至今,其中记曰:“马槊为用,虽非远法,近代相传,矟已成艺。” 从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脉络分析,矟矛的兴起成艺,基本奠定了我国古代长兵器械中以枪为主的基本趋势。


唐代军中长兵器械,以枪为主。在唐代的枪技发展中,除了“刺”外,还出现了诸如“避枪”和“夺枪”的技能。如同汉魏史料中记载的“空手入白刃”一样,“避枪”、“夺戟”当是伴随枪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武技能力。


另外,唐代的宫廷内和民间还普遍开展一些不同于军事活动的枪技比试。《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中记载,唐太宗的弟弟与太子李治常领人“披毡甲,操竹稍,布阵大呼交战,击刺流血,以为娱乐。” 唐人赵璘《因话录》中记述其年少时“尝与群儿戏,以竹苇为枪”,相互击刺“作战斗之象”。“击刺流血”,说明这是实战性很强的枪技比试;“以为娱乐”,则反映了这类活动的价值取向。


近代兵器史研究者周纬在《中国兵器史稿》中曾指出,“剑至唐代即为后世统一之模式”,而后世之枪亦同样定型于唐。” 宋人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卷3中云:“白干(杆)枪,《宋朝会要》曰矟也,唐羽林所执,制同槊而铁刃,上缀朱丝拂。” 


铁刃、白杆而缀红缨,可见后来武术中的枪式形成于唐代。关于这一点,有文物材料的佐证,如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唐代壁画中的枪式枪缨飘拂,与第285窟西魏壁画中所绘枪式有很大不同。

关闭